2025年真的是太诡异了。对经济稍微有点了解的朋友都会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事情的走向已经完全超出了大众的认知,好像有股无形的力量,将所有人往同一个方向驱赶。
到底有多反常呢?我们举几个例子,比如就业,一面是年轻人没工作,没收入,另一面却是在不停的给退休人员提高退休金。
再比如商业,一面是实体经济早已经是举步维艰,另一面却在大力推动平台经济的发展。包括最近很多人都比较关注的全民社保,明明许多中小微企业连经营都成了问题,现在还要背上为员工缴纳社保这个包袱。可能很多人都想不明白其中的逻辑。
但实际上,种种反常的迹象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我们的经济正在启用休克疗法。那么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的经济又将会面临着怎样的挑战?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话题。
面对全民社保,很多人都发出过这样的质疑,到底是我们需要社保还是社保需要我们。其中的意思也很明显,就是想说社保没钱了,现在需要有人来填补这个缺口。但实际上所谓的社保缺口只是一种假象,因为社保它可能会缺钱,但它不会差钱。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肯南曾在他的《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供给》一书中,非常明确的将强制社保称作是伪装的公债。说白了,我们缴纳的社保实际上就是一种以整个社会公信力为背书的内债。而这就要求,它必须是刚兑的。
根据我们的规定,社保资金的来源主要有4个渠道,分别是缴纳收入、投资收入、滞纳金罚款之类的其他收入以及所有人都不太关心但是最重要的补贴收入。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补贴收入,所以假设真的有一天到了入不敷出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可以用库里面的钱来弥补的。2001年、2009年以及2017年都有过类似的操作。
那么既然社保不缺钱,为什么我们还要让所有企业强制给员工缴纳社保呢?
很简单,因为社保除了是一种债以外,它还是一种税。
IMF在《政府财政统计手册》中就曾经明确定义了税收的核心特征,那就是非自愿性支付,且不获得直接对应补偿。而当缴纳社保从可选变为必选,那么在这一瞬间,它就已经完成了从福利向税收的转变。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里就会感到疑惑,明明今天的我们已经很难了,左面是产能过剩,右面是需求不足,这时候不应该给企业减负,让企业更轻松,让更多的人就业,让大家都赚钱,产能才能慢慢的消化掉吗?按理说应该是这样的。可问题是,今天的我们所面临的并不是简单的产能过剩,而是社会财富的全面冻结。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咱们拼搏了几十年,为什么社会上流通的钱反而越来越少了呢?这些财富到底都去了哪?答案很简单,那些原本应该在市场上流通,原本应该成为打工人的工资与消费的钱被冻结在了三个地方。
第一个就是基建。我们低头看看脚下,每一公里的马路背后都意味着几百万甚至上亿的投资,几十年搞下来,大量的资金都被锁在了基建里,但这并不可怕,因为基建本身是可以产生效益的,真正对流动性影响比较大的,其实是库存与存款。
我们先说库存。根据2025年最新的数据显示,我们现在房地产的库存已经超过了25亿平方米。如PVC之类的工业用品以及大众所能接触到的家电、汽车、日用品在内的大大小小商品,更是堆积如山。街边随便一个小超市,不管它的生意好坏,都压着几万、十几万的存货。
而当资金被锁在了商品里,从消费到生产的交易链条就被彻底的破坏了。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咱们每天还是在不停的生产,还是在不停的榨干社会上所剩无几的流动性。
当然,还有一部分所谓的聪明钱已经不从事生产了,但他们也不消费,就是单纯的放在银行里面存着。那么这些钱的主人是谁呢?答案是老人。
根据民政部门的数据显示,2023年占人口比例不到20%的60岁以上老人,其存款占到全部居民存款的50%以上,达到了惊人的78.4万亿元。人均财富储备大约为26万元。我们都知道老人们的需求很少,他们的存款是花不出去的,这78万亿天天就在银行里面干呆着。
而当基础设施逃不出去,商品库存卖不出去,老人的存款也花不出去,这三者叠加在了一起,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就彻底的枯竭了。那么解决办法是什么呢?很简单,那就是停止生产的同时,让老人们花钱。
讲到这里,聪明的朋友就会意识到,全面社保就是完美的解决方案。通过社保的全面普及,那些挣扎在营利边缘的低效企业就会迅速消亡,产能就被控制住了,一同被淘汰掉的职场人则会面临两种选择。
第一种是没有家庭可以依靠的,说白了就是家里没有富裕的老人。那么为了生存,他们就必须要从事辛苦但是收入很高的体力劳动,而这些体力岗位恰恰是我们社会当前最需要的。
而第二种则是有依靠的。当这些人不愿意放下身段去干体力活的时候,又必然会加速老人们的存款流向社会。
这时候一定会有人说,那些老人领着高退休金,子女又有高薪稳定工作的家庭,岂不是不在这个序列里吗?
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因为这类家庭在任何一个社会里都是宝贝一样存在,但不是说他们就可以逃过这个轮回。因为针对他们,咱们还有着特定的办法。这个我们回头单开一期讲。
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无论从维护社会公平的角度,还是从控制产能角度,亦或是恢复经济的角度,推动社保的全面缴纳,都是一个可以一箭三雕的策略。
很多人都曾经问过我,咱们的经济到底什么时候会好起来?
我的答案很简单,当库存被消化的差不多了,当老人们的存款流到了年轻人的手里,经济自然就会好起来。这个时间日本花了整整30年,那么我们要花多少年呢?
从当前的节奏来看,咱们的效率应该是很快的,甚至很有可能在10年内就会走完整个周期。其实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现在很多事情,咱们的态度就是要么不搞,搞就是大干快上,甚至连就业如此重要的事情都是如此果断。这就足以说明咱们救经济的决心到底有多大。
更直白一些,与其苟延残喘,不如涅槃重生,可能很多人会好奇我们到底在急什么。很简单,因为来不及了,因为我们后面有着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么我们接下来到底有着怎样的布局,这个不惜让我们下猛药,也要争取时间的事情到底是什么?篇幅有限,这个我们后面接着说。
上海股票配资平台,我要配资官网,股票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